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傳染病,多發生于5歲及以下兒童。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病,其中夏秋季為高發季節。個別手足口病重癥患兒病情發展快,缺乏有效治療藥物,主要為對癥治療,容易引起家長恐慌。手足口病到底由何引起,應該如何快速診斷?讓我們來一起認識了解手足口病,讓大家不再“手足無措”。
01
腸道病毒感染引起
多數患兒可自愈
手足口病(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)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,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,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組16型(CA16)和腸道病毒71型(EV71)最為常見。手足口病一般表現為口痛,厭食,低熱,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,多數患兒一周左右可自愈,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、肺水腫、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。
手足口病的分期、分型
手足口病的潛伏期多為 2~10 天,平均為 3~5天。并且根據手足口病的發生發展過程可分為五期:
第1期(出疹期)
主要表現為發熱,手、足、口、臀等部位出疹,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等癥狀。此期屬于手足口病普通型,絕大多數在此期痊愈。
第 2 期(神經系統受累期)
主要表現為精神差、嗜睡、吸吮無力、易驚、頭痛、嘔吐、煩躁、肢體抖動、肌無力、頸項強直等。此期屬于手足口病重癥病例重型,大多數可痊愈。
第 3 期(心肺功能衰竭前期)
主要表現為心率和呼吸增快、出冷汗、四肢末梢發涼、皮膚發花、血壓升高。此期屬于手足口病重癥病例危重型。及時識別并正確治療,是降低病死率的關鍵。
第 4 期(心肺功能衰竭期)
主要表現為心動過速(個別患兒心動過緩)、呼吸急促、口唇紫紺、咳粉紅色泡沫痰或血性液體、血壓降低或休克。此期屬于手足口病重癥危重型,病死率較高。
第 5 期(恢復期)
預后良好,一般在1周內痊愈,無后遺癥。少數患兒發病后迅速累及神經系統,表現為腦干腦炎、腦脊髓炎、腦脊髓膜炎等,發展為循環衰竭、神經源性肺水腫的患兒病死率高。
02
EV71血清型易導致危重癥
CA6血清型陽性率近年升高
腸道病毒的血清型眾多,單種血清分型的病毒可致幾種疾病或病癥,不同血清型病毒可以引起相同的臨床表現。感染腸道病毒可以引起流行性胸膜痛、手足口病、皰疹性咽峽炎、脊髓灰質炎等疾病,其中引起手足口病的血清型包括腸道病毒A組(enterovirus A)71型,柯薩奇病毒A組(coxsackievirus A,CV-A)2、4、5、6、7、9、10、16 等型別,柯薩奇病毒B組(coxsackievirus B,CV-B) 1、2、3、4、5等型別,埃可病毒(ECHO)的部分血清型。
CA16于1957年被發現,是最早被發現的手足口病腸道病毒,EV71感染引起手足口病相關的報道則始于20世紀70年代初。此后,EV71與CA16在人群中交替流行,成為導致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腸道病毒。CA16和EV71通常會引起手足口病、皰疹性咽峽炎、無菌性腦脊髓膜炎、腦炎和脊髓灰質炎樣的麻痹性疾病等,并可伴有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并發癥或致死性肺水腫。通常情況下,因為臨床癥狀相似,單純依靠臨床癥狀很難區分EV71 與和CA16,但EV71在重癥和死亡病例中的病原構成占絕對優勢。
CA6造成的手足口病與普通手足口病相比,皮疹和發熱癥狀更為嚴重,包括持續高熱,濕疹與大水皰常蔓延全身,臨床上需與濕疹性皮炎、皰疹性濕疹等疾病相鑒別。CA10則能夠引起脫甲癥及致死性并發癥 ,包括嬰幼兒的神經脊髓炎伴隨高碳酸血癥和敗血癥。
20世紀80~90年代,流行的手足口病腸道病毒主要為CA16,上海、北京、天津、湖北、福建、廣東、山東等十幾個省市均有爆發。1983年,天津暴發CA16手足口病疫情,共報道了7000多起病例,這是我國首次報告的較大規模的手足口病暴發疫情。2008年安徽省阜陽市暴發了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疫情,共報道了4496起病例,其中死亡22例。隨后病原譜發生變化,以CA16為主、EV71共同流行為特征,并且重癥及死亡病例多與EV71感染有關。
近年,在我國部分省市CA6和CA10引起的手足口病顯著增加。2010-2012年間,CA6 取代 CA16成為深圳市第二常見的手足口病腸道病毒,2013年,長春市手足口病疫情中CA6檢出率達66.90%,而之前東北部地區未報道過CA6相關手足口病疫情。
2008-2012年,深圳市的CA10陽性檢出率在0.7%~6.1%之間。2010年和2012年,石家莊暴發了兩次由CA10導致的手足口病疫情,其中2010年CA10的構成比達7.8%,同期武漢和廈門也爆發了由CA10導致的手足口病疫情,檢出率分別高達41.04%和10.64%。
03
手足口病腸道病毒的檢測方法
病毒分離:
糞便標本是手足口病腸道病毒分離時最常采集的標本,其他包括咽拭子或咽喉洗液、腦脊液、皰疹液或血清以及腦、肺、脾、淋巴結等組織標本。病毒分離培養對流行病學分析具有重要意義,但分離耗時較長(約4~5天),對技術要求較高,不適用于流行期間同時處理大量樣本。
血清學病原檢測:
主要包括酶聯免疫吸附測定(ELISA)、中和抗體試驗、補體結合試驗(CFT)。但血清學檢測不易區分EV71和CA16,想要區分EV71和CA16只能通過核苷酸序列測定。
實時熒光PCR:
該技術方法是當前手足口病的首選實驗室檢測方法,可實現對手足口病腸道病毒大部分血清型的分型檢測,與傳統技術相比,具有敏感性高、特異性好、檢測下限低等優點。當前國內PCR實驗室數量多,普及范圍廣,實驗室流程自動化程度高、污染率低,該技術也適合在基層實驗室開展普及。
基因芯片技術:
該技術是將DNA片段高密度地固化到經特殊處理的載體表面,在特定條件下與熒光標記的樣品分子進行雜交,然后收集雜交信號利用生物信息學軟件進行分析,從而獲得樣品的遺傳信息,主要優點是可以同時檢測多段基因,靈敏度較高。
04
手足口病的預防措施
2018版手足口病診療指南指出,手足口病的預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兩點:
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:
勤洗手,不要讓兒童喝生水,吃生冷食物。兒童玩具和常接觸到的物品應當定期進行清潔消毒。避免兒童與患手足口病兒童密切接觸。
接種疫苗:
6月齡~5歲的兒童可接種EV71型滅活疫苗以降低感染手足口病的風險。
伯杰醫療
您身邊的病原體診斷專家
伯杰醫療腸道病毒通用型核酸檢測試劑盒(熒光PCR法)可有效檢出常見的腸道病毒,如柯薩奇病毒 A組2型、4型、5型、6型、7型、9型、10型、12型、16型;柯薩奇病毒 B組1型、2型、3型、4型、5型;腸道病毒C組;腸道病毒71型和埃可病毒。型別涵蓋全面,助力做好腸道病毒感染第一道防線。
近年,CA6和CA10感染導致的手足口病發病率逐年上升,EV71感染逐漸減少,但重癥率依然居高。伯杰醫療根據南北地區手足口病腸道病毒的流行趨勢變化,在原有腸道病毒分型試劑組合的基礎上,增加了腸道病毒通用型/腸道病毒71型/柯薩奇病毒A6型核酸檢測試劑盒(熒光PCR法,貨號:SJ-SZ-305I-2)、腸道病毒通用型/柯薩奇病毒A6型/柯薩奇病毒A16型核酸檢測試劑盒/含內標(熒光PCR法,貨號:SJ-SZ-306I-2)等組合產品。更符合當前手足口腸道病毒流行期規律下,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常見手足口腸道病毒亞型分型的需求。
文字丨伯杰(青島)市場部
編輯丨品牌宣傳部
審核丨品牌宣傳部
圖片丨來源于伯杰醫療